首页 > 穿搭 > 正文

服饰色彩的搭配方法

服装色彩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艺术学科。研究内容涉及色彩的物理学原理、色彩的视觉生理与心理、服装色彩的对比与调和、服装色彩的构成、服装配色、服装色彩诸因素的关系、服装与流行色等。要学习相关的色彩知识,并灵活运用好色彩,就需要掌握色彩归纳整理的原则和方法。而其中最主要的是掌握色彩的属性。今天,小编给大家说说服饰色彩的搭配方法

服饰色彩的搭配方法

所有的色,都分属于两大类:有彩色和无彩色。所谓有彩色,即有色味,有红、黄、蓝等色彩倾向的色。所谓无彩色,即黑、白、灰。每一个色彩均含有三要素,即色相、纯度、明度。而无彩色只有明度,没有色相和纯度。

1.色相

色相也称色别、色性,指色彩的种类和名称。在光谱中,色相指赤、橙、黄、绿、青、蓝、紫七个标准色,且各有自己的相貌。每一个色相又可以分出更多的色相,如红色,其中有朱红、大红、曙红、玫瑰红、深红等色相;黄色,则有淡黄、柠檬黄、中黄、土黄、橘黄等色相。色相名称甚多,也有按物体的特色命名的,如孔雀蓝、象牙白、蛋黄、西洋红、桃红、草绿、金色、银色、翡翠色等,主要体现色彩的固有色和冷暖感。

2.纯度

纯度也称色度、彩度、饱和度,指颜色的纯粹程度,主要体现为事物的量感。纯度不同,色彩表现出的量感也不一样。色相中红、黄、蓝三原色的纯度最高。而两个原色混合的间色,或原色同间色的混合、间色与间色的混合产生的复色,其纯度就会降低。

3.明度

明度也称光度、亮度,指色彩本身的明暗程度。色彩明度的变化即颜色深浅的变化,这种变化使颜色有层次感,呈现出立体感的效果,如绿色衣服受光后,会呈现浅绿、淡绿、中绿、深绿、暗绿、灰绿等不同色彩明度的变化,使衣服看起来有立体感。

“远看色彩近看花”“七分颜色三分花”正说明色彩极易引起人的情感反应与变化。人的视觉对色彩的特殊敏感性,决定了色彩在服装视觉传达中的重要价值。色彩拥有无穷的色相和深浅浓淡的色阶,这些色相和色阶相互搭配、组合,形成各式各样的色彩情调,使人享受到极其丰富的美。所谓色,是感觉色和知觉色的总称,是被分解的光(从光的构成上说是可见光,从光的现象来说是漫射光、反射光和透射光)进入人眼并传至大脑时开始生成的感觉,是光、物、眼、心的综合产物。

展开全文阅读

相关内容